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 返回

2022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论文征集通知
发布时间:2022-07-25    点击:

中科新〔2022〕16号

尊敬的女士/先生:

为了推动我国的科技传播理论研究,促进科技传播教育及人才培养,提升科技传播的能力,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拟于2022年12月举办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现向各界征集论坛学术论文。

一、论文征集要求

本次论坛向学界、业界、本会会员公开征集论文和论坛发言者,论文征集鼓励与科技新闻和科技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相关的研究,欢迎广大科技传播研究者、科技新闻工作者、科技传播管理者及在校博士生、研究生积极撰写论文和参加论坛。投稿论文由学会的科技传播理论研究专委会负责遴选初评,入选论文将被邀请参加论坛发言并参与论文评奖,优秀论文可免费发表在《科技传播》期刊。

论文征集截稿日期:2022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kejichuanbo2016@163.com

联系人:程曦 博士

电话:18156989127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二期传媒学院5146室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2022年7日21日

附件:

1.论文征集参考选题

2.论文要求

3.论文登记表

4.论文格式

 

 

 

附件1:

论文征集参考选题

 

1.乡村振兴与科技传播

2.全国科技报融媒体建设

3.互联网时代下的科技传播

4.争议与危机中的科学传播

5.环境与气候传播

6.科技传播在智能技术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7.全球化的科学、媒体和社会

8.虚假信息、阴谋论与跨文化传播

9.融媒体发展趋势与元宇宙

10.元宇宙如何赋能数字化战略

11.元宇宙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12.农业前沿科技传播中的生态安全和伦理挑战

13.“网红经济”与乡村科技传播

14.乡村短视频的传播伦理

15.乡村振兴中的科技传播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附件2:

论文要求

 

1. 论文的内容应结合论坛主题,能反映国内外科技传播领域的新进展和新趋势。

2. 文字作品一律使用word文档格式,A4开本,系统自动给出的页边距和行距,正文文字5号宋体,封面或首页左上角注明:“2022年科技传播论坛征文”字样。

3. 论文的格式应符合“GB7713-87”规定的标准,正文之前应有文摘和关键词,文摘要求400500字,关键词在6个以内。引用文献,不用页下注,统一使用文后注,著录格式应符合“GB7714-2005”的规定。

4. 正文中标题一般不超过3个层次。各级标题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一级标题序号用阿拉伯数字(123…),顶格。二级标题序号用2个阿拉伯数字(1.11.22.12.2…),用点号分开,顶格。三级标题序号用3个阿拉伯数字(1.1.11.1.21.2.11.2.2…),用2个点将数字分开,顶格。

5. 论文要求为原创作品,无知识产权争议。

6. 作者署名请用真实姓名。

7. 论文应包含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内容包括作者所在单位、职务、学术头衔(专业技术职称、博士生导师、院士)、研究方向、通信地址、E-mail地址。

8. 论文提交截止日期:2022930日。

9. 论文作者须递交应征作品的电子版稿一份。电子文档名称格式为:作者-标题

10. 为扩大会议学术成果影响,经作者同意后,拟将优秀论文发表在《科技传播》杂志。

 

 

 

 

 

 

附件3

论文登记表

第一作者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  务

职称

通信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论文名称

选题编号

是否同意免费发表在

《科技传播》杂志

  

论文摘要

(500字以内)

论文关键词

论文其他署名作者信息(按版权页顺序填写)

序号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1

2

3

4

 

 

 

附件4:

论文格式样本

 

从虚拟新航路到数字地球村

(论文题目,四号宋体加粗)

柯蒂祖(作者实名,五号宋体)

湖南师范大学(作者单位,单位地址,邮编,五号宋体)

 

     从1969年“阿帕网”的建立到2012年全球超过20亿人拥有和使用网络,全球互联网传播走过了43年的历程。其中有冷战阴云的阻隔也有一体化进程加快后的迅速发展,有泡沫破灭后的严冬,更有严冬退去后网络技术升级带来的大繁荣。全球互联网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更在短时间内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技术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均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传播  全球化 

 

互联网四十年:从实验室到百姓家(正文一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

人们也许很难想到,现如今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息息相关的互联网诞生于上世纪冷战与核危机的阴云之中。60年代,美国国防部为了防止其指挥中心被苏联的核武器彻底摧毁,考虑建立一个既相互分散又能信息互通的指挥系统网络。1969年11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建立了一个名为“阿帕网”(ARPAnet)的网络,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的四台计算机作为四个结点连为一体,成为了互联网最初的雏形。

1.1互联网的现状(正文二级标题,五号,黑体)

1.1.1 互联网的方式(正文三级标题及内文,五号,宋体)

1.1.2. 互联网的作用

……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7714-2005》)

[1]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 179-193.

[2]昂温G,昂温 PS .外国出版史[M] .陈生铮,译.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3]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 GB / T 5795-1986 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4]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顾炎武.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M].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7]王夫之.宋论[M]. 刻本. 金陵: 曾氏,1845 (清同治四年) .

[8]赵耀东.新时代的工业工程师[M/OL]. 台北: 天下文化出版社,1998 [1998-09-26].http://www.ie.nthu.edu.tw/info/ie.newie.htm(Big5).

[9]PIGGOTT M.The cataloguer's way through AACR2: from document recept to documentretrieval[M].London: The Library Association, 1990.[10]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M].4thed.New York: McGraw Hill,2001.

[ll] YUFIN S A. Geoecology and computers: proceedings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of Computer Methods in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oscow, Russia, February 1-4,2000[C]. Rotterdam: A.A. Balke.

 注:参考文献须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内文中一一对应标出。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作者简介:柯蒂祖,工作单位:湖南大学2009级博士生,职称/职务,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手机电话:……。通讯地址:……。E-mail……。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澶ф眽缃戠粶 澶ф眽鐗堥�氬彂甯冪郴缁�